“2003年,非典爆发疫情的时候,我们就跟随医院战斗在第一线,十七年后,我们再次奔赴最前线战斗,为全国范围内100多家医院提供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使命。”
上述这番话,是2月1日下午物业深度观察独家联线正在指挥前线工作的国天物业董事长王立坤时,他向物业深度观察说的第一句话,语气中透露出了坚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都说治疗一线在医院,防护一线在物业。工作内容上来看,医院物业会直接接触病患的高度隔离区,是极负高度危险性的岗位,除此之外,医院的一系列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辅、保洁、安保、工程等等都有涉及。
向治疗一线的医院提供物业服务,意味着在这场大型抗疫斗争中,医院物业的职责更重,同时,危险性更高。
国天物业更像是诸多医院物业的缩影,同样倾尽全力的还有斯马特、吉晨卫生、安徽创源、明喆物业等等许许多多的物业服务企业,随着疫情持续的发酵,他们和医院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他们是医院工作人员?不,他们是物业人!
春节期间,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蔓延。疫情紧急,医生缺、物资缺,物业人也缺。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某科室的污洗室内,忙碌了一天的保洁员肖建书准备休息,一张小小的陪护床,几件单薄的衣服成了她在医院所有的必需品。
在这个疫情蔓延的寒冷冬天,本来应该在家休假的肖建书,顾不上家里的反对和质疑、甚至出于好心的“威胁”,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知道这次疫情很严重,第一时间就回来帮忙,为了节省时间,索性晚上也住在了医院。疫情越是严重,卫生就越重要,我的工作也越重要。”
来来往往医院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她并非医院方的工作人员,她是安徽创源物业的一名一线员工。
肖建书晚间在污洗间用陪护床休息
疫情爆发之下,发热门诊成了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发热门诊内,保洁员李秀玲、张怀义、吕红琴,正在对医院进行24小时循环保洁。“一开始保护的措施都不齐全,心里也害怕,担心自己不小心就被传染了,但是没想过退缩,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幸运的是,经过多次沟通,他们的防护措施现在已经齐全。
她们,同样也是物业人,是斯马特物业的一线员工。
疫情的爆发,恰逢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北京安定医院,赵传芬在疫情爆发伊始,就退掉了自己返乡的火车票,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带领团队全力支援医院工作,然而大年初六噩耗传来,她的姐姐因癌症不幸去世,赵传芬非常遗憾的错过了送别家人的最后时刻。“岗位需要我,员工更需要我,必须坚守岗位,相信姐姐在天之灵也会支持我的决定。”
她,也是物业人,是国天物业一线的一名负责人。
案例不胜枚举,感人事迹不断涌现。或许在来往医院的人眼中,总认为他们是医院方的工作人员,实际上,他们都是冲在第一线的物业人,是千万白衣天使背后的默默守护者。
“整个春节我没有休息一天,这期间斯马特全国范围内的5000员工,大概有超过一大半的人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我自己也去了很多项目,一方面了解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为员工打气,打消顾虑。”斯马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林华在接受物业深度观察独家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和张林华一样,几乎所有医院类物业服务企业的掌舵者,在这个春节都没有放过一天假,在他们眼里,为了为控制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员工同在,才是眼下最为重要的。
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
春节期间,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蔓延。疫情紧急,医生缺、物资缺,物业人也缺。
身处最一线的医院物业,在疫情爆发的时刻,承担了许多工作内容却时常不为外人知,因此往往最终成为了“无名英雄”。
正如上文所述,医院物业会直接接触病患的高度隔离区,是极负高度危险性的岗位,医辅、保洁、安保、工程都有涉及。
而根据物业深度观察多方采访下来的内容总结概括就是,高度隔离区的保洁、初步的防控处理(包括医院出入口测体温,疏导发热病人直接去发热门诊)、医废处理,以及非高度隔离区的保洁、保安、标本运输、杀菌清洁、以及一系列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不限于配餐、工程维修)、以及围绕病人所需的一系列辅助工作等等均是医院类服务企业的职责,而这些也不能囊括所有医院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项目。
消毒消杀
清理医废
运送标本
除此之外,部分经验丰富的物业服务企业还要承担义务培训的职责。“2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将投入使用,他们已经向斯马特发出邀请,希望我们可以给予在人员培训、防护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支持。目前,斯玛特正在着手准备,义不容辞。”张林华告诉物业深度观察。
工作职责范围大体明确之后,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一家有经验的医院物业服务企业又会如何逐步开展自己的工作?
“疫情下的物业服务第一是做好区域划分,如隔离区、污染区、洁净区等,不同岗位工作,不同的要求等级。”王立坤告诉物业深度观察,“第二,就是要让自己的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员工是防护线上最宝贵的财富,要做好这一点,要分两步,一个是企业要做好自身培训,避免员工,因为疏忽大意、恐惧等心理疏忽防护,通过培训让员工意识到防护的重要性。二是邀请医院的老师给全员进行培训。”
“特殊时期,特殊岗位它有特殊的要求,疫情爆发期间,病区的保洁工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废弃医疗用品要经过特殊处理。”上海吉晨卫生后勤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延平告诉物业深度观察。
“要想去帮助别人,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自己先不能乱了阵脚,因此面对疫情,从1月17号医院收治的第一个病人开始,我们企业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尽可能就地取材,采购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物资,保障员工自身安全。疫情面前,无论医生还是保洁人员,防护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甚至物业服务人员相比医护人员缺乏防护措施与能力,可能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张林华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告诉物业深度观察。“有了自保能力,企业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面对疫情医院的压力最大,物业企业作为医院后勤服务公司,要辅助医生和护士做好防护工作,要与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目标保持一致。”
在谈到疫情期间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时,多位负责人均表示这个特殊时期,医院物业和医院其实就是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
“疫情伊始,企业立即与院方沟通,表明决心,做好承诺,这是非常重要的。”张林华告诉物业深度观察。“而且我们在服务医院期间,得到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以及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两大协会的支持,让我们备受鼓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站在这个岗位上,我们要尽到这份责任。”
“我们(和医院)是一家人。现在特殊时期,医院正常的后期保障运行完全依靠物业服务企业,没有任何多余的精力再去管防疫之外的事情了。大多数医院都能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都非常积极主动地为物业员工提供防护物资、饮食等。”王立坤接受采访时表示。
缺物!缺人!成最大困境
疫情到来,打了所有物业服务企业一个措手不及,所有企业都面临着物资缺口巨大的尴尬境地。
而作为医院类物业,因为贴近医院,总是给人以错觉,觉得物资短缺的情况可能并不严重,但根据物业深度观察了解的情况,事实恰恰相反,当前医院类物业也同样面临着物资缺口巨大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人手不足以及人员离职率的增高。
“物资短缺,物资消耗快,我们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服务120多家医院,其中有70家集中在上海,一天仅口罩的消耗量达到1.5万到2万个。而物业服务企业在医疗编制以外,所以政府优先统一发放的时候,企业往往拿不到。我们在年前有两个月的备货,但按照现在这个消耗量看起来,远远不够。”胡延平向物业深度报道坦言。“另外一个,因为当前的出行管控,返岗人员隔离等原因人员紧缺。目前我们企业全国在岗员工一万一千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一是依靠现有的员工加班,二是成立党员突击队,通过将各个党员分布到每个项目上去,做标杆领头羊,加强管理。”
这两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王立坤的应证。“现在主要是防疫物资消耗快,物资短缺。按照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口罩需要4个小时一更换,以现有的物资根本无法坚持。而且市面上几乎也已经买不到口罩了。而员工方面,不可避免的,有些员工出现恐惧心理,提出辞职。为应对人员紧缺问题,企业一是做内部的调剂。第二就是将所有在后方的员工全部派到一线去顶岗。”
“公司目前物资储备情况尚可,公司最早1月17日知晓了所服务的医院收治了确诊病例,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物资,公司也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应的订购,下手比较早,但是在人手方面,这个时期员工的流失率会高一点,。主要是员工和员工家属出于对感染风险的担心,我们也非常理解。”张林华说。
事实上,医院物业服务企业的物资短缺,如果无法及时补充,带来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物业深度报道,疫情面前,无论医生还是保洁人员,防护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甚至物业服务人员相比医护人员缺乏防护措施与能力,可能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而在当前人手短缺另一个不利情况共同影响下,一旦物业员工有感染,物业队伍就很容易出现崩溃的局面,医院后勤保障很可能将会出现停摆,最终影响到收治的患者。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方面多多考虑,帮助企业统一调配,全力打赢这场防疫战争。